來到大連,初識華潤,
遇見臨沂,融入華潤,
扎根鄭州,長在華潤。
有人說職場新人如一顆小松,稚嫩但奮力生長。扎根的程度決定了生長的結果,懈怠者如一捆柴火,奮進者當如參天巨木。
扎根深土始見光
初識華潤,是一張西安飛大連的機票,承載著我的稚氣和對未來的迷茫與期待。
與所有校招生一樣,初識華潤的七月賦予我一份不可磨滅的初心。從“素質拓展”到“華潤地圖大賽”的揮灑汗水,從“華潤歷史文化”到“華潤之道”的專注用心,都是那30天里我們為青春寫下的優美注腳......
這份注腳里我寫下“酸”:同樣是職場新人,為什么我永遠在追著別人跑;我寫下“甜”:熬最深的夜,描摹最早的晨光,我享受與同伴在“戰壕”里的奮斗,我看得見美好的未來;我寫下“苦”:良藥雖苦口,我亦甘之如飴。
而今漸覺出蓬蒿
“聚是一團火,散作滿天星”,我帶著所有的“酸”“甜”“苦”開始換乘,至此遇見臨沂,開始融于這片紅色。
入職時,正值臨沂萬象匯開業前半月,項目同事們每天都在緊張地忙碌著。作為項目合約部新成員,我看到永遠是行色匆匆的同事們,聽著他們電話里流暢的溝通,會議里有條不紊的部署,我以為這就是我應有的工作狀態,然而一張鋼筋網價統計表讓我看到了差距。
“我做的工作意義在哪里?理論知識又該如何運用到實踐中?”面對剛接觸的鋼筋網價數據,我曾經不止一次這樣問自己,直到看到同事用一系列數據去跟業主有理有節地談結算,我才深刻地體會到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這句話的真正意義,正是一組又一組的鋼筋網價數據,有力推動了整個項目的結算進度。
“對于這個問題你是怎么考慮的?”這是帶崗人問我最多的一句話。每當遇到難題求助帶崗人的時候,他都會這樣問我。慢慢地,我看待問題的方式從浮于表面到能夠直達本質,在帶崗人的悉心指導與幫助下,我也逐漸融入到緊張有序的工作中。
臨沂萬象匯開業當天,望著同事們眼中按捺不住的喜悅,我下定決心,一定要在今后的合約管理工作中獨當一面!
幼苗終成凌云木
2020年3月,我調入鄭州新時代商務中心項目。從分判方案、招標管理、資金計劃、動態成本,到業主請款、鋼筋對賬、土建勞務分包產值確認,龐雜眾多的合約管理工作給我帶來全新挑戰。
加入項目開始,同時接觸到物資管理工作,令我記憶猶新的是第一次驗收鋼筋。面對一大捆三級鋼,一系列問題令我手足無措:“到底多少根”、“應該是多少根”、“拿什么點數”……當看到工程和質量的同事駕輕就熟地安排,我暗下決心要從最基本的物資管理工作做起,真正做到獨當一面,實踐的機會也漸漸多了起來。
“今天的鋼筋格外燙手”,我時常拿這句話調侃自己。從2020年底到現在項目一直處于緊張的搶工狀態,從鋼筋、套筒進場驗收到混凝土抽方記錄表分析、月度物資盤點……每天面臨大量的主材進場,需要不停地組織工程、質量、監理、分包進行四方驗收,清楚地分好每個標段與樓棟的主材,合理安排材料驗收進場,同時還要做好對分包的材料移交記錄,控制項目物資損耗。
記不清給前輩打了多少通電話,記不清多少次深夜奮戰,更無法忘記睡前復盤工作時的輾轉反側......但我相信,只要秉持一顆初心,牢記帶崗人和同事們的教誨,一定能把合約管理工作做到得心應手,堅信付出總有回報。
直待凌云始道高
朝陽升起,光芒映射在我的臉上,看著已經熱火朝天的鄭州新時代商務中心項目,不遠處的“華潤”二字在朝霞中顯得格外美麗,望著東方冉冉升起的太陽,“華潤”將在浩瀚藍天中更加閃耀。